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河南高考 > 文章正文
 
河南省招办有关负责人详解 志愿填报问题
2007-6-8 来源:郑州日报 【字体:小 大】
   郑州日报讯:昨日,记者就填报志愿中的诸多细节问题,采访了省招办有关负责人。 

  问:今年考生填报院校、系(科)或专业志愿是如何规定的

  答:考生每批可按顺序填报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其中第一志愿可以填报1个学校、l—5个专业。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艺术类除外),可填报1—4个平行学校志愿,每个学校各填报l—2个专业。以上志愿均须填写是否同意调剂专业或系(科),不填视为不同意调剂。

  少数民族预科班志愿填报在每批单独设定的位置,每批可以填报l所招收民族预科班的学校志愿。

  定向就业专业必须填报在各批第一志愿中,填在其他志愿中无效。

  以上各批次志愿均不设学校调剂志愿。

  对生源不足的学校重新征求志愿时,考生可以填报l—4个平行学校志愿,每个学校可以填报1—5个专业。征求志愿设有调剂志愿栏,考生应填写是否同意调剂学校,不填视为不同意调剂。

  问:提前录取的院校能否兼报为什么

  答:考生在填报提前录取院校志愿时,对于体育、艺术、军事、公安院校、司法院校公安类专业以及有特殊要求的普通院校等六类院校,只能选报其中一类,不得兼报,否则该批志愿无效。

  问:对第一志愿报考农、林院校的考生有何照顾政策对生源不足院校如何招生

  答:今年我省规定各批(不含艺术、体育)第一志愿报考农、林院校的考生在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20分投档,省外院校是否认可,由学校审档后决定。

  对生源不足院校,即按考生所报志愿全部投档之后仍完不成招生计划的学校,省招办向社会公布计划余额,公开征求志愿。对计划缺额不大的学校,在分数线上征求志愿;对计划缺额大、完成计划困难的学校征求志愿时降分备档。征求志愿后线上生源仍不足的,降分投档,降分幅度一般不超过20分。降分投档时,仍按分数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投档,考生原报志愿和征求志愿均有效;所有征求志愿均按计划余额l1的比例投档。

  问:填报定向就业专业志愿有哪些规定和要求定向生如何录取

  答:所谓定向生,就是定向就业招生,是在招生时就明确毕业后就业去向的招生计划形式。高校可安排面向艰苦地区、艰苦行业以及军工、国防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定向就业招生计划。

  定向就业专业志愿随院校相应批次的其他专业志愿一起填报,定向就业专业志愿必须填报在第一志愿学校中。高校定向就业专业计划按专业单列,单独编制专业代码。

  定向就业招生计划面向全省招生,并与非定向招生同时进行投档录取。高等学校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在该校调档分数线上不能完成的,可在该校调档分数线下20分内、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由省招办补充投档,学校根据考生定向志愿择优录取。若仍不能完成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则就地转为非定向计划执行。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不得对考生附加额外条件,不得向考生收取定向培养费,毕业后用人单位要为考生安排工作。严禁利用定向就业招生政策指定生源、随意降低考试成绩要求或向考生乱收费。

  问:少数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如何招生

  答:少数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的生源范围是参加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少数民族考生。

  录取标准:本科预科班录取分数不得低于本科相应批次各有关院校提档分数线80分;专科预科班录取分数不得低于专科相应批次各有关院校提档分数线60分;民族班录取分数不得低于本、专科相应批次各有关院校提档分数线40分。

  志愿填报和录取程序:民族班志愿随有关院校本、专科统招专业志愿的相应批次一起填报;预科班志愿随有关院校本、专科统招相应批次单独填报;预科班、民族班录取工作安排在各有关院校本、专科统招相应录取批次内进行。其中报考民族班志愿的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与相应本、专科统招专业的考生同时投档;报考预科班的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按预科志愿投档。

  预科培养:被录取的预科新生先在指定的预科培养学校集中进行1至2年预科阶段学习。学生预科结业考核合格者,由招生学校发本(专)科录取通知书。

  预科班已录取考生持录取通知书到预科培养学校报到。民族班已录取考生直接到招生学校报到。

  问:什么是成人高校普通专科班

  答:成人高校普通专科班是成人高等学校招收的参加普通高考学生的简称,它们必须经过教育部审核具备招收普通高考学生的资格,与普通高校统一录取条件相同。学生入校后学习、毕业后颁发毕业证与其他普通高校录取的学生待遇一样,国家承认学历。学生毕业后自主择业,在规定时间内找到接收单位的,由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开具《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问:军队院校如何招生

  答:报考军队院校的考生必须经过政治审查、面试和身体复检。填报军队院校志愿、统考成绩达到一定分数线的考生,除按普通高校招生标准体检外,还须按照军队院校招生体检标准进行复检,并由军队院校面试。面试主要从报考动机、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气质、心理素质、逻辑思维能力、行为反应能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全面衡量,作出综合结论。面试、体检结论分为指挥专业合格、非指挥专业合格和不合格三种,指挥专业合格者,非指挥专业也合格。

  面试时间、地点请考生在领取高考成绩通知单时注意当地招生部门的通知。面试和复检今年仍全省集中分批进行。

  报考军队院校考生可填报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其中第一志愿可以各填报1个学校、1~5个专业。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报l~4个平行学校志愿,每个学校各填报1~2个专业。

  军队院校招生参加提前批次录取。省招办从政审、面试和身体复检合格的考生中,根据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按院校招生计划的120%投档,由招生院校择优录取。

  军队院校招生过程中,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量不足时,投档扩大到第二志愿上线考生。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录取,仍按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进行。如重点院校指挥专业通过调剂生源仍然不足,经报全军招生办公室同意后,可在本科一批最低录取控制线下根据考生分数一次投档,但不得低于本科二批录取控制线。

  问:国防生如何招生

  答:国防生是由军队有关单位依托地方高校从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和培养的青年学生。国防生须与军队有关单位签订协议后,在校期间享受国防奖学金。国防生完成规定的学业,参加统一组织的军政训练,达到培养标准,取得毕业资格和相应学位后,按协议办理人伍手续并任命为军队干部。

  报考国防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年龄在20周岁以下(截止当年8月31日)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身体健康,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

  志愿报考国防生的考生,应在填报志愿时仔细查阅提前录取院校中招收国防生的高校,填报这些高校的有关专业,达到报考高校在我省体检、面试分数线的考生,由省军区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考生进行政审、面试和体检。国防生的政审和体检随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工作同步进行。国防生志愿应填在提前录取院校志愿卡“军队院校(国防生)”栏内。

  报考国防生志愿如不被录取,不影响其他批次志愿的录取。

  本报记者 刘国润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